心得
看這本書,讓我有種在看「簡單思考:LINE前任CEO首度公開網路時代成功術」的感覺,簡單思考也同樣有提到跟「給力」相似的概念,不要花很多時間在繞圈圈,將事情的本質做對,事情就會相對輕鬆又有效果,他們都共同提到,不要將員工當家人、不要去激勵員工,對於員工來說能夠跟一堆很厲害的人做對的事,就是最好的激勵。
本書雖然很多地方看完作者的說法後,會覺得這樣很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在公司中要執行卻相當不容易,當然作者自己也說了,很多同事在別的公司想要複製也非常不容易,我想改變公司文化這件事本身就是困難的吧,但觀念這種東西就像是種子,要先種下去才能慢慢發芽,改變公司文化就像改變個人習慣一樣,要先改變認知,調整行為最後才能形成習慣,所以就讓我們先在自己心中種下這個新思維的種子吧!
筆記
- 最佳激勵是對成功做出貢獻---把員工視為成熟的成年人
- 所有員工都應該要了解公司業務---經常溝通公司遭遇的挑戰
- 人們痛恨被欺騙與胡謅---全員貫徹絕對誠實
- 熱烈辯論---培養有定見的觀點,只根據事實辯論
- 現在就打造你期望的未來公司---堅定聚焦於未來
- 每個職務擔當者都是上選之財---為每個職務找到對的人
- 付給員工值得的薪水---善用判斷來決定薪資
- 好聚好散的藝術---快速做出必要的改變,當令人懷念感佩的前東家
最佳激勵是對成功做出貢獻
這才是最棒的激勵誘因,提供一個必須解決的好問題,有適合的同仁去解決這問題。你發現的問題,很好,但你解決問題了嗎?公司需要的是非常喜愛解決問題的人才!(這邊其實我不太認同,有時候發現問題者,手頭上並不一定有解決問題的資源)
能夠跟一群他們信賴欣賞的人共事,瘋狂地聚焦於一起做一件很棒的工作
有優異的同事,有明確的目標,有清楚明瞭且可以做得到的成果:這是很給力(強而有力)的組合
所有員工都應該要了解公司業務
諷刺的是,許多公司大力投資於各種方案,花非常多時間與心力去激勵與評量績效,卻未能確實向全體員工解釋公司業務的營運方式。
和某個團隊成員談到一項業務,對方的詢問令你心想:「這個人完全搞不清楚狀況!」我希望下次出現這種問題時,你會對自己說:「阿,這個人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他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我應該向他說明。」
有研究指出,高達78%的客戶因為糟糕的客戶體驗而未完成購買或其他交易,還有研究指出,在美國,估計每年因為糟糕客服而嚇跑客戶的生意總額高達620億美元。也有研究顯示,壞口碑的顧客體驗相較於好口碑,其傳播速度高出兩倍之多。
人們痛恨被欺騙與胡謅
「你會因為甚麼原因解雇我?」「喔,我知道有問題但沒人問我」
誠實對待的議題另一個重點是必須雙向,不僅公司誠實告知員工有關公司面臨的問題,也必須要求員工絕對不可以對領導人或其直屬上司隱瞞問題或資訊。(這邊作者就有點自相矛盾了,因為她也自己承認公司有些事的確不能跟員工明說)
有七成的員工「承認對可能傷害績效的問題保持沉默」
熱烈討論
你怎麼知道這是正確的?或另外一個更好的版本「你能否幫助我了解是什麼使你相信這是正確的?」
我們必須認知到,縱使是最令人信服、有事實根據的論點也有可能是錯的,「有事實根據」並不等同於「正確」。這也凸顯了重新檢視結論的重要性,當我們認為已經辯論出無懈可擊的結論時,往往必須重新檢視,再從頭辯論一次。
專家意見的不利之處在於專家太清楚現有的限制,這種限制太強,會造成思考上的束縛,非專家的觀點有時候可以找到繞過這些限制的途徑。
問問你公司的任何員工,他們寧願花一天時間參加溝通談判研討會,抑或寧願在公司大型會議中向高階經理人提出嚴肅、但有理的疑問(且不會因為這麼做而受到懲罰),或是能夠和他們的經理認真辯論一個他們被要求解決的問題。我跟你保證,沒有人會選擇去參加研會。
每個職務擔當者都是上選之才
工作上真正且持久的快樂源自於深度致力於解決問題,和些你知道也深度致力於解決問題的能幹同事共事,知道顧客喜歡你們努力打造出來的產品與服務。
好聚好散的藝術
我也認為,在評量員工的績效與表現時,提供來自其他團隊成員和同仁的反饋意見,非常有助於他們獲得重要的觀點。若負面回饋意見是來自上司以外的人,我們比較不會在心裡為自己辯解,認為複評純粹是出自上司對我們的偏見,或上司對我們不順眼。
如果喜歡我分享的內容,也可以買下這本書給予作者支持,自己讀一次,用自己的觀點去理解這本書最後希望你帶走知識的同時,也能留下一兩句的心得與我們分享或是幫我們按下+1並分享到FB
留言
張貼留言
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