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很流行OKR,甚至臉書上還有看到臉友笑稱OKR之亂,其實我很早就有注意到OKR,因為之前待過一間公司,跟公司副總討論年度目標的時候,他的做法就有一點OKR影子,在跟副總的討論之中,要訂什麼目標完全是你自己決定,而副總只是引導的角色,一步步把管理該注意的事情跟公司需要的目標融入你的目標之中,這其實才是我覺得的OKR最大的價值之一。
而OKR的Objectives 目標與Key Result關鍵結果,就表面上我覺得跟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關鍵績效指標)完全沒什麼不同,甚至都是目標管理SMART原則的延伸,所謂SMART原則,即:
1.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5.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當然我覺得那些事是管理的基本功,但很多公司連這些基本功都沒有就是。
而OKR的基本做法就是由上級訂出目標(Objectives)跟關鍵結果(Key Result),而下一級在依照上級的目標跟關鍵結果,訂出自己的目標與關鍵結果,既可以讓目標環環相扣,又可以讓人有自主性與有參與感,另外OKR也強調隨時調整的特性也很符合時下敏捷管理的心法,但是環環相扣會不會導致改變的困難,是實際在執行所需要思考的地方。
另外也有一點我覺得企業會很難執行的是,要求不要拿OKR當作績效考核的工具,這邊能夠了解如果拿來當考核工具又會導致,員工有壓力或為了取得更好的績效分數而迎合上意,這樣一來又回到過去KPI的模式了,甚至會因為有壓力而去定更低的目標。但是如果不跟績效綁在一起,又要怎麼讓員工有動力去執行呢?我想這正是OKR的精華所在了吧!
那麼為什麼我對OKR特別有興趣呢?重點在於OKR的心法,主要是兩點:
- 由下而上
- 公開透明
雖然OKR的做法是由上訂下目標(Objectives),下一級再依據上級的目標訂出自己的目標,看起來像是由上而下,但實際上是自己訂的目標再跟上級討論,這跟很多管理書中所提到的讓現場(前線人員)決定的概念相吻合,因為最前線的員工反而是做清楚客戶需求與公司問題的人,這邊是我覺得跟KPI的差別之一,KPI比較偏上級有想達成的目標,然後將目標拆解成需達成的數字讓員工去執行,員工不需要搞清楚狀況,也不需要思考,執行就對了,我覺得也許是那是個工廠管理的時代導致KPI被這樣使用,但到了比較偏腦力管理的時代或產業,這樣的方式其實就有點反人性跟浪費了。
現在的人教育愈來愈普及,每個人出社會都有接受過一定程度的專業訓練,要求這些人放棄思考,乖乖當上級的左右手太浪費了,另外只要求員工乖乖聽話,看起來像是走捷徑,但當公司變成這樣的時候,很容易造成上級策略無法符貼近客戶需求,導致公司業績衰敗的結果,而讓人自己提出想做的事,不但能讓上級理解下屬想法,也能增加下屬的參與感與自主性,再來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己提出來要做的事,跟被上級命令不得不去做的事比起來,會有更高的執行動機,這是人性,有什麼比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又能幫助同事、增加公司收入,更能讓人有動力的呢?這就是為什麼管理的最高境界永遠是引導而非命令。
而公開所有人目標(Objectives)的方式,其實是為了避免組織內部的大魔王,『穀倉效應』,像KPI是各部門訂各部門、個人訂個人,你根本不曉得你可能跟別的部門做了同樣重複的事,也造就了浪費;但最可怕的其實是各部門的KPI是反向的,或者表面看不出來實際上會造成負面影響,比如業務部門需要加強拜訪客戶增加KPI,但行政部門的KPI卻是要節省計程車與交際費用,有可能錢省下來了但是業務KPI達不到,更糟的是客戶也流失導致公司收入下降,說不定最後這做法損失掉的收入比省下來的錢還多,這樣不就本末倒置了嗎?
所以如果使用OKR沒有在觀念上做出調整,與積極且開放心態的跟下屬溝通,那麼OKR只不過是又一個沒效的管理工具口號而已吧。
如果喜歡我分享的內容,也可以買下這本書給予作者支持,自己讀一次,用自己的觀點去理解這本書
留言
張貼留言
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