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解決了公司號稱找不到人才的問題,被許願分享秘訣,在這之前自己先寫篇文章整理一下想法。
其實認真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這根本不是問題,多的都是自找麻煩的不夠缺人罷了,每間找不到人公司的潛台詞都是「我們的薪水給不起,但我們想要找優秀的人,但我們也不知道怎樣是優秀!」,所以他們開出的條件跟需求很容易就是市場上沒有或極為稀少的人才但待遇卻完全吸引不到那些人,導致來投履歷的便宜的看不上眼,而有能力的又不會來投履歷。
這邊剛好要提一下「徵人幻想」這件事,很多人都幻想著我在人力銀行開了徵人啟事,我就可以網羅全世界的人才了,事實上我們可能連主動投履歷的人都網羅不了,提這個只是要告訴大家先認清現實,找人是找能創價值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要找虛無縹緲的頂尖人才,先想想自己有多少資源再來考量要找什麼樣的人。
那找人的核心秘訣也不難,其實也就六個字「錢到位,人到位」,看到這也許有人會覺得廢話,如果錢能到位我們還會找不到人嗎?但我們真的有理解廢話嗎?換個角度來思考,就是我們明明知道自己錢沒到位,所以找不到人為什麼還不面對現實?而在能提供的預算有限的情況之下,還有很多可變動的條件,為什麼不去思考呢?講到這就可以發現,有些公司找不到人其實就是不用心罷了,有些人就算做到管理或高階職,內心的想法也就是工讀生,公司發展跟自己沒關係,找不到人只要自己不痛苦,痛苦的也就是公司而已,所以有時看到徵人很久都找不到的職缺,都不難想像公司內部的狀況。
這邊稍微扯遠了,先拉回正題,像有些人會犯的錯誤就是,自己是資深或主管職,可以找人幫忙時就算預算只有資淺缺但還是一股腦的把自己日常的工作寫上去,期待一個資淺的工程師可以什麼都會然後來幫他分擔,看到這種我就問他,你資歷這麼深薪水也不差,你請這個人有辦法跟你一樣薪水嗎?沒辦法你條件這樣開如果是你,你願意接這份工作嗎?你都不願意了,找不到人不是很正常?這邊想提的點就是,錢給不了可以降低人才的需求條件,把日常工作最吃人力或自己花最多時間又不擅長的事拉出來,期待來的人可以幫忙解決這件事就好,剩下的成長又是另外一個議題,這邊就不展開了。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尊重面試者與他們的時間,其實細節也很簡單大家自己在找人之前也都當過面試者,將心比心就能體會到什麼樣的行為會感受到被尊重,什麼樣的行為會覺得不被尊重,偏偏有的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有些人徵人的態度就是那種,技術主管跟人資很忙沒有時間看你的履歷,你應該多做一點,或我是給你一份工作你應該感恩的心態,這種想法雖然不會說出來,但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細節、行為與講話的語氣都會表現出來讓對方感受到,而不尊重最實際的表現是什麼呢?就是在面試的時候,請對方自我介紹,這件事充分的表現面試主管在面試之前完全沒做任何的準備,有些甚至還會跟對方要履歷,這種NG行為真是讓我哭笑不得,你說這些人忙得要死沒時間看履歷,但你約了一個人來面試卻沒做任何準備就不浪費時間嗎?而這樣的行為不就代表著對面試者的不尊重與不缺人的傲慢嗎?但我更在乎的其實是面試主管對自己工作的不尊重,你說這樣的主管你會願意跟他一起努力嗎?
再來就是比較偏行銷面,但就像針對產品做行銷一樣,公司本身的品牌或是行銷當然也會在徵人的時候引起連鎖反應,當然對於技術職這塊可能比較難施力,但我的做法是積極的參與技術社群在技術社群中爭取曝光與行銷,蠻多技術社群也都蠻歡迎提供徵人資訊的,當然內部如果有人才可以到社群做技術分享那又是大大加分!
然後如果要找資深的技術人員,那麼要用的心就更多了,我其實很不懂這件事其實只要換位思考就能理解,為什麼有些公司做起來就像腦袋當機一樣,拼了命的用頭去撞牆,然後期待破的是牆而不是自己的頭?我們稍微想想,如果今天我是一個資深軟體工程師,那我在原本的公司做了也有段時間了薪水也累積了有一定程度了,我為什麼要換到你公司去?可也許才加薪10%但卻背負著可能水土不服的風險?這角度其實是有一點挖角的心態,這時有些人就會說我要找的是願意來的,而不是我去挖他的,那我就想問不用點心力找人才,而是等人才落難來找你,哪一個機率高一點?而實作上我也曾經聽過有公司的做法是,直接邀請對方以外包的形式在業餘時間參與公司專案互相熟悉彼此,最後再決定要不要到公司工作的做法,就覺得是非常符合人性的流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分享個鬼故事
最後台灣公司少的不是人才,而是真的想要把人才請到公司的心態與努力。
如果你是像下面故事中的主管心態
那麼醒醒吧!你並不缺人,你缺的是滿足自己掌握權力的心態!
如果你是像下面故事中的主管心態
那麼醒醒吧!你並不缺人,你缺的是滿足自己掌握權力的心態!


留言
張貼留言
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